


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愈烈,用戶該如何自我救贖?
2021年即將過半,縱觀工程機械行業,上半年增長的趨勢已基本落實。無論是宏觀投資,還是挖掘機產量,亦或是企業業績,無一不印證著工程機械行業當前極高的景氣度。
工程機械市場持續火熱,競爭也就隨之而來,對于施工一線的用戶、老板們來說都存在著不小的壓力,在工程機械日趨向好的“平靜湖面”之下仍有暗流涌動。近期,小編采訪了幾位鐵臂商城的忠實機友,聽到了一些來自一線工程機械人真實的聲音。面對行業壓力,他們都在尋求怎樣的發展之路呢?
山西太原某租賃公司目前共有十多臺壓路機,這些設備主要租賃用于路面養護、水管、土方等工程作業,該公司負責人楊老板已從事11年。
2010年,還是貨車司機的楊老板經親戚推薦購入了人生的第一臺壓路機進入工程機械行業。憑借幾年的駕駛員經驗以及行業的相通性,楊老板對設備有著獨到的見解,十余年間他接觸的設備涉及國產與外資不少品牌。
面對當前的行業形勢,楊老板表示,“收款難”依舊是頭號難題。“2010年的時候工程款都是預付款,慢慢地設備多了,干的人多了,工程款就不如往年好要了,甚至好幾年前的市政工作款到現在還拖欠,資金流動不起來就比較難干”。
同時,隨著最近環保問題的落實,楊老板淘汰了一批老設備,剛買的新車每個月都要還的分期,資金流轉基本就是“拆東墻補西墻”。
“從業十多年,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最難熬的時候都過來了!雖然眼前的困難仍在,但是總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刻”,楊老板這樣說到。
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國內首屈一指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挖掘機銷量大省——湖南,聽聽湖南的挖掘機機友王老板怎么說。
目前,王老板擁有8臺微挖,于去年陸續購入,在此之前的挖掘機都是中型、大型挖掘機。
談起換設備的緣由,王老板說到,受前段時間市場上設備增多與價格戰的影響,中大型挖掘機設備一度貶值,“細算下來,因為降價,一臺設備大概有一年的時間白干”。
同時,在價格戰“內卷”下,雖然設備的初始投資降低,但工程量并沒有顯著增加,設備開工率下降,并且以前設備價格高,設備干活收益也高。“現在設備多了,臺班費一路下滑,設備是便宜了,可掙錢更難了。”
因此,從業6年的王老板果斷瞄準了微挖市場,“小型挖掘機在價格上有一定的優勢,且小型挖掘機在性能方面一點也不遜色于大型挖掘機。”
如今,王老板的微挖事業已經漸入佳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既然有了不錯的成績,就耐心的好好干一番。”
與其它行業不同,工程機械行業先期投入比較大,賺錢和賠錢應許是一段時間內的事情,而這段時間則有長有短,面對行業的諸多不穩定因素,每位從業者都該想好一個出路。
堅守亦或轉變,都不是一件易事。選擇堅守本職就要有所提升,充分拓寬人脈關系,提高風險控制意識,給自己充分良性的規劃,相信發展轉機就在不遠;選擇轉變,就更需要快人一步,走差異化之路,活用所有傳播渠道,打造牢固、抗風險能力強的團隊。當然,隨著利好政策的落地,抓緊行業發展的良機順勢而上亦是不錯的突破點。
所以,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會有自己的市場,面對行業競爭壓力,您的發展之路又是如何呢?
(本文轉載自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撰寫 作者:金子,點擊鏈接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