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楊鎮: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夯實“三農”現代化基礎
為全方位、精細化做好“三農”服務工作,連日來,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紅楊鎮通過召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宣傳會、農作物機械化收割現場觀摩會、水稻機械化插秧現場觀摩會,旨在引導農戶對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思想認同,引領農戶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更多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的發展軌道。
在紅楊鎮各農事服務中心,自動化育秧生產流水線正在運轉,此項托管服務為單個農戶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智能化溫室大棚育苗,為農戶贏得了一周左右的移栽搶種時間。在油菜機械化收割及秸稈還田觀摩會現場,三位農機手正在你追我趕地忙碌著,據該農事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一臺油菜收割機的效率是5畝/時,而一個普通人工的效率是1畝/天,尤其是在天氣突變的情況下,能很好起到農作物搶收的效果。同時秸稈粉碎還田,再進行現場翻耕,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鮮嫩油菜秸稈內的養分進行肥田,真正實現種養結合。水稻機械化插秧通過無人駕駛,運用北斗定位導航系統,結合插秧路徑智能規劃,省去一名機手,實現全程作業自動化,由于不受機手體力限制,無人駕駛智能插秧機工作時間長、效率高,一臺機器一天能插種水稻20余畝。通過機械化的運用和推廣,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紅楊鎮通過理論結合實際進行宣傳引導,對農戶在糧、棉、油、糖等重要農作物生產中關鍵及薄弱環節,提供機械化、專業化服務需求,從而真正實現政府引導,科技示范,農戶觀看,有了效益大家干的共贏局面。此外,農戶與當地農事服務中心簽約合作,不僅可以省時、省工、省力,更可以享受到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的資金扶持,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2021年財政補助資金在農戶簽約社會化服務支付費用時直接扣除,從而大大減小農戶資金周轉壓力。
近年來,紅楊鎮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取得了諸多成效:一是在農業生產“耕種管收”等各個環節實打實地做到了智能化、工廠化、機械化、規?;?,尤其是該鎮大力推廣、培育的智能化溫室大棚育秧和無人駕駛系統插秧,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最初環節的工作效率;二是在智慧灌溉方面,配備了先進的水肥一體噴滴灌系統和完好暢通的灌排管網;三是在機械化的推廣應用與社會化服務方面,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有效的緩解了現代農業規?;a中“請工難”、“用工難”的尷尬局面;四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靈活多變、因地制宜,通過運用無人機飛播技術,省去育秧、插秧環節,不僅對應解決了部分丘陵農田土地平整度差異問題,更達到了省時、省種、節本的效果。
據統計,紅楊鎮糧、油種植面積已實現70%以上全程機械化,該鎮正在全面完善“耕種管收”全程托管服務機制,最終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為本地糧食安全高效生產提供有力支撐。該鎮分管領導副鎮長周立先表示,今后紅楊鎮將繼續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堅持市場化手段,通過精準施策,多形式、多途徑解決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引領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努力打造可借鑒、能復制的紅楊經驗。(朱國星)